您所在位置:首页>>行业资讯>>技术文章

一份关于净化车间(洁净室)装修施工验收的重点规范与要点

更新时间:2025-11-05

  一份关于净化车间(洁净室)装修施工验收的重点规范与要点,覆盖验收原则、项目、方法、常见问题及判定标准,便于施工单位、监理和使用单位在竣工验收时参考。

  一、验收总原则

  依据规范与标准:按设计文件、合同、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(如《洁净室设计规范》GB/T 50378、ISO 14644 系列、中国药典/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(GMP)等)进行验收。

  以功能为导向:不仅看外观和标高尺寸,更重点验收洁净等级、气流组织、温湿度控制、压力差、过滤效能和污染控制措施的实际达成情况。

  分阶段验收:材料进场、安装过程中隐蔽工程、主体完成、装修与设备安装、调试验收(空调、净化系统、电气、给排水等)、洁净性能验证(洁净度、空气微生物、风速/风量/压差等)及*终文件资料(竣工资料)检查。

  记录与整改:发现不合格项应形成书面记录并明确整改期限和验收责任人;整改后复验直至合格。

  二、验收内容与重点(按系统/部位划分)

  结构与装修(天花、墙、地、门窗)

  表面平整、接缝密封、无裂缝、无渗水、无明显污染。

  墙面、天花、地面材料应为易清洁、耐消毒、耐磨、无易脱落粉尘的材料;接缝、转角半径符合设计要求(墙地转角一般建议R≥10–20mm)。

  地面坡度、排水坡向正确,地面防静电要求(如有)应测量表面电阻符合标准(通常10^6–10^9Ω,按设计或行业要求)。

  门窗密封性能好,门与地面间隙按设计控制(自闭门缝隙≤5–8mm等),窗框与墙体接口密封。

  吊顶与洁净天花

  吊顶板缝隙均匀,承载件、安全挂件符合要求,吊杆预埋、连接件牢固。

  洁净天花板与洁净过滤器(FFU/HEPA)对接密封良好,无漏气、无渗尘。FFU、顶送风箱安装位置、密封垫和法兰面平整。

  空调与净化系统(送回风系统、风量调节)

  风管(矩形/圆形)表面应光滑、密封、支撑牢固,风管保温层密封完整;风管压差测试按设计执行无明显泄漏。

  高效过滤器(HEPA/ULPA)应按型号、效率、风量安装到位,接口密封并做气密性处理;过滤器面板紧固,箱体无明显变形。

  风量、风速、风压差测定:送风量、回风量应满足设计值(允许偏差按设计或标准);洁净区内风速分布、局部紊流需满足设计要求。

  空调末端设备(FFU、风阀、调节阀)标识清晰并可调,防火阀、排烟阀安装完好。

药厂净化车间

  压差、温湿度与洁净度控制

  区域之间压差(净区→半净区→缓冲区→外界)应按设计数值和要求测量(推荐以稳态运行后测量);常见要求如洁净区与外界压差为正压若干Pa(具体数值按设计或GMP/ISO要求)。

  温湿度控制达到设计要求范围并稳定(记录调试运行数据)。

  粒子计数(洁净度)测试:按ISO 14644-1或设计洁净等级的规定位置与高度取样,粒径与允许浓度满足相应洁净等级。

  空气微生物(生物负荷)检测:在规定条件下采样培养,结果应满足行业标准或GMP要求(数量限值见相关规范)。

  给排水与洁净工艺水

  管线材料、坡向、支吊架、保温、防渗漏处理、阀门标识齐全。

  排水隐蔽工程无渗漏、试压合格;消毒、工艺用水系统按卫生要求处理并符合水质标准。

  电气与照明

  照度达到工艺要求(不同工序照度标准不同),光线无闪烁、无明显眩光;洁净区采用密封灯具或便于清洁的灯具,灯具防护等级和防爆/防尘要求符合规范。

  接地、等电位、防静电地面或局部接地装置符合要求;电气线路整齐、标识清楚、线槽密封。

  备用电源、应急照明和消防联动系统测试合格。

  消防与安全

  灭火器、消防栓、烟感、手动报警按钮、应急通道标识齐全。

  防火分区、耐火封堵、穿墙管道处防火处理到位。

  与空气处理系统相关的防火阀、排烟措施及联动测试合格。

  表面清洁与无尘设施

  工作台、柜体、阀门等接触表面光洁、无毛刺、无锈蚀、易清洁;喷涂、涂层厚度均匀、无起泡。

  隐蔽工程(电线、管道)记录齐全并在竣工资料中注明。

  仪表、控制与自控系统(BMS)

  温湿度、差压、风量等传感器位置、标定与精度满足要求;控制逻辑(顺序、联锁)按设计实现并经功能测试。

  数据记录与存档系统运行可靠,可导出历史数据(符合GMP要求时需满足21 CFR Part 11/电子记录要求的相关条款)。

  验收文件与资料

  设计图纸(竣工图)、设备出厂合格证、材料检测报告、隐蔽工程验收记录、调试记录、风量/风速/压差/温湿度/粒子计数/微生物检测报告、培训记录、操作维护手册、保养计划等齐全并归档。

  对关键设备(空调主机、FFU、HEPA、控制柜)需有运行调试记录和性能证明。

  三、检测方法与判定(重点数据)

  粒子计数:按ISO 14644-1规定的采样点数与体积进行(洁净级别不同采样体积不同),常用口径0.5 μm、5.0 μm;与设计洁净等级限值比较判断。

  空气微生物(沉降平板/主动采样):按GMP或ISO 14698要求采样,培养条件与限值按规则判定。

  压差测量:使用精度合格的差压表或微差压计,稳态下测量,记录点应覆盖各功能区边界。

  风量/风速:叶片风速计、热丝风速计或风罩测量FFU和送风口风量,检查与设计值偏差(通常±10–15%以内为可接受,按合同或规范设定)。

  过滤器泄漏检测:用曼尼顿或光散射法(粒子计数)对HEPA进行完整性检测(DOP/PAO或更现代非油性示踪剂),泄漏不得超过规定阈值。

  表面电阻/电阻率:按GB/T或行业标准用兆欧表或表面电阻测试仪测量,符合设计与材料要求。

  照度测量:用照度计在工作面高度按网格测量,*小值不得低于设计标准。

  四、常见不合格项目(便于重点查看)

  过滤器接口密封不良、泄漏。

  风量或风速不均匀、未达到设计要求。

  区域间压差不稳定或方向错误(例如洁净区反压)。

  天花板或墙体缝隙、涂层起泡、尘土遗留。

  隐蔽工程未做防护或做法不规范导致渗漏隐患。

  仪表未标定、控制逻辑异常、数据记录缺失。

  地面静电性能不达标或接地不良。

  竣工资料不全或检测报告缺失。

  五、验收流程建议(步骤化)

  初验(施工单位自检 + 监理抽查):外观、隐蔽工程记录、材料进场核验。

  交付前检查:设备安装完毕、系统联调、试运行。

  调试运行(空载与负荷条件):记录温湿度、风量、压力曲线,至少连续稳定运行24–72小时(按项目要求)。

  洁净度与微生物检测:在稳定运行条件下进行粒子计数和微生物取样并出具检测报告。

  功能性验收:电气、消防、BMS、报警联动、紧急停机等功能测试。

  文件与培训:提交竣工资料、操作维护手册,并对使用与维护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。

  终验与交接:所有检测合格并办理移交手续,签署验收单与保修约定。

  六、验收时的记录清单(示例)

  设计与竣工图纸、设备台账与合格证;

  材料与洁净组件(HEPA、FFU、净化灯、门窗等)质量证明;

  隐蔽工程验收单、焊接/连接/保温/防火处理记录;

  调试记录(风量、风速、压差、温湿度);

  粒子计数报告、微生物检测报告;

  检测仪器的校准证书(用于测量的重要仪器必须有校准证明);

  消防、电气试验及防静电测试记录;

  运行与维护手册、培训记录、责任人签名。

  七、补充说明(行业差异)

  不同行业(药品、生物、半导体、食品、医疗器械等)对洁净等级、微生物限值、材料选型、文件存档有不同要求,药品GMP对记录与可追溯性尤为严格;半导体对静电、洁净度与粒子尤其敏感。验收时应参照所属行业的具体法规与客户要求。

  对于涉及无菌工艺的洁净室,还需进行灭菌验证、工艺验证(如无菌工艺的空载和带人、带流程验证)。



上一篇:一份适用于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理化实验室规划与建设详细方案
下一篇:没有了!